一、會議報到
(一)外地學者
時間:10月12日全天
地點: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qū)啟夏苑大廳
(二)本地學者
時間:10月13日07:30-08:30
地點:雁塔校區(qū)崇鋈樓二層思齊堂外會議簽到處
二、開幕式
時間:10月13日08:30-09:1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主持人:何志龍 院長
1.主持人介紹與會嘉賓
2.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馮旭東研究員致歡迎辭
3.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先生致辭
4.國際知名中東問題專家、歐洲中東學會前副會長英國??巳卮髮W蒂姆·尼布洛克(Tim Niblock)教授致辭
5.國際知名土耳其問題專家、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現(xiàn)代伊斯蘭教國際研究所前所長馬丁·范·布魯尼森(Martin van Bruinessen)教授致辭
6.國際知名庫爾德問題專家、美國田納西科技大學邁克爾·岡特(Michael Gunter)教授致辭
7.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西北大學中東所前所長黃民興教授致辭
8.全體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三、主旨演講
時間:10月13日09:20-12:0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前半場:09:20-10:20
討論時間:10:20-10:45
茶歇10:45-10:55
后半場: 10:55-11:40
討論時間: 11:40-12:00
四、午餐
時間:10月13日12:00-13:00
地點:學術活動中心
五、分組研討(第一場)
時間:10月13日14:10-18:2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前半場:14:10-16:10
茶歇:16:10-16:20
后半場:16:20-18:20
六、碩博專場
時間:10月13日14:10-17:55
地點:崇鋈樓三層敏行廳
前半場:14:10-15:50
茶歇:15:50-16:00
后半場:16:00-17:55
七、歡迎晚宴
時間:10月13日18:40(18:40, October 13th)
地點:學術活動中心
八、分組討論(第二場)
時間:10月14日08:00-12:1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前半場:08:00-10:00
茶歇:10:00-10:10
后半場:10:10-12:10
九、午餐
時間:10月14日12:10-13:10
地點:學術活動中心
十、主旨演講
時間:10月14日14:10-16:2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茶歇: 16:20-16:30
十一、閉幕式
時間:10月14日16:30-17:30
地點:崇鋈樓二層思齊堂
(一)《土耳其研究》首發(fā)儀式(16:30-16:50)
主持人: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杜海斌教授
1.陜西師范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李秉忠教授發(fā)言
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高明秀編審發(fā)言
3.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馮旭東研究員向土耳其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贊泰歐曼·烏依庫(Teoman Uykur)先生贈送《土耳其研究》
(二)嘉賓代表發(fā)言(16:50-17:30)
主持人:陜西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馬瑞映教授
1.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何志龍教授發(fā)言
2.土耳其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贊泰歐曼·烏依庫(Teoman Uykur)作“中土關系”報告
3.陜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涉外管理處處長高進孝發(fā)言
4.陜西師范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李秉忠教授做總結發(fā)言
十二、晚餐
時間:10月14日17:40
地點:學術活動中心
十三、代表離會:10月15日
研討會議程(10月13日)
場次 |
議題 |
主持人/評議人 |
發(fā)言人 |
發(fā)言題目 |
13日08:30 - 09:10 |
開幕式 |
09:20 - 10:20 |
主 旨 發(fā) 言 |
黃民興 (主持) 15分鐘/人 |
宮小生 |
中土關系 |
Martin van Bruinessen |
Turkey’s Relations with Mosul province and the Kurds, from the late Ottoman Period to the Rise of ISIS |
高有禎 |
關于土耳其與阿拉伯國家關系的幾點思考 |
Tim Niblock |
Turkey and the Middle East: Can Turkey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a New Regional Order |
10:20 - 10:45 |
討論時間 |
10:55- 11:40 |
主 旨 發(fā) 言 |
馬曉霖(主持) 15分鐘/人 |
李偉建 |
多重轉型視角下的土耳其外交 |
Nuran Akdogan |
A shift from“the Sun Language Theory” of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o“the Alliances of the Civilizations”: Neo Construction of Turkish identity in 2000s |
李秉忠 |
埃爾多安時代土耳其外交的轉型及其限度 |
11:40 - 12:00 |
討論時間 |
14:10 - 16:10 |
土耳其國內(nèi)政治及其對外交的影響 |
安春英 (主持) 12分鐘/人 余建華劉義 (評議) |
馬細譜 |
埃爾多安實行總統(tǒng)制面臨諸多挑戰(zhàn) |
Nikos Christofis |
Restructuring the Turkish State: The Converg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 Issues |
昝濤 |
從共同奮斗的伙伴到不存在的民族 |
Michale Gunter |
THE US-TURKISH ALLIANCE IN DISARRAY |
敏敬 |
奧斯曼帝國貝克塔石教團簡介 |
Mithat Ishakoglu |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the case of Kirds/ Zazas in Turkey |
徐國沖 |
軍事政變與土耳其式民主 |
Mehmet Kurt |
After the Islamic State: The Future of Radical Islamist Movements in Turkey and Beyond |
李艷枝 |
土耳其總統(tǒng)制:修憲結果與不確定性 |
16:20 - 18:20 |
土耳其和中國 |
徐松巖 (主持) 12分鐘/人 李艷枝 Tugrul Keskin (評議) |
吳毅宏 |
中東亂局中的土耳其與上合組織 |
劉義 |
王曾善與早期中國-土耳其關系 |
希望 |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間走廊”倡議的對接 |
楊晨 |
中土戰(zhàn)略合作關系:評估與展望 |
王猛 |
一帶一路視域下的中東外交 |
張波 |
土耳其“東向”外交策略對中土關系的影響 |
Seevan Saeed |
From loyalty to collaboration, TheTribal Militia within the Ottoman Empire |
李大偉 |
突厥可薩與可薩猶太人 |
Shabnam Dadperver |
The Concept of Ethnicity in Iran; its Threats or Opportunities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
13日下午碩博專場
場次 |
議題 |
主持人/評議人 |
發(fā)言人 |
發(fā)言題目 |
14:10 - 15:50 |
|
Seevan Saeed (主持) 15分鐘/人 Tugrul Keskin 王猛 (評議) |
Zain UL Abiden Malik |
AN APPRAISAL OF TERRORISM IN PAKISTAN |
趙曄煒 |
1877年奧斯曼土耳其使團出使阿富汗研究 |
Abdurrahim Sagir |
China’s Involvement in the Syrian War: A Shift in Non-Interference Policy? |
折祎 |
十九世紀伊朗卡扎爾王朝的教育改革述論——兼與同時期奧斯曼帝國教育改革比較 |
Selimhan Yeniacun |
Veiled War Between Turks and American Protestans: US's Unending Interference From First Missionaries to Last Pastor Crises |
博文武 |
在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的艾資哈爾角色 |
16:00 - 17:55 |
|
蔣真 (主持) 15分鐘/人 章波王晉 張向榮 (評議) |
Yavuz Celik |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Belt & Road Initiative for Central Asia |
史永強 |
土耳其軍事政變成因新探 |
Hasan Altin |
A Smart Power Strategy: China’s Strategic Imperative and Engagement in the Middle East |
劉亞平 |
一戰(zhàn)時期德國與土耳其的關系發(fā)展 |
江博文 |
淺析正發(fā)黨執(zhí)政后土耳其與敘利亞外交關系 |
楊玉龍 |
土耳其阿拉維問題歷史演進與現(xiàn)實困境 |
趙凱 |
土耳其憲法法院的司法實踐初探 |
Seminar Agenda(10月14日)
場次 |
議題 |
主持人/評議人 |
發(fā)言人 |
發(fā)言題目 |
14日 08:00 - 10:00 |
土耳其和西方及周邊世界 |
昝濤 (主持) 12分鐘/人 鄒志強 敏敬 (評議) |
徐松巖 |
希中關系的發(fā)展與中國形象的嬗變 |
余建華 |
中東變局下的土耳其外交 |
范鴻達 |
當下中東強國情勢與土耳其發(fā)展 |
王晉 |
土耳其的道德工具——IHH行為模式及影響 |
Tugrul Keskin |
Turkey-U.S. Relations During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
張向榮 |
奧斯曼遺產(chǎn)與土耳其的巴爾干政策 |
李琪 |
土耳其中亞政策的歷史繼承性與互動關系 |
章波 |
2018年土耳其與以色列外交關系危機 929 |
潛旭明 |
土耳其與大國博弈 |
10:10 - 12:10 |
土耳其和周邊世界 |
徐松巖 (主持) 12分鐘/人 范鴻達包澄章 (評議) |
Soukaina Chakkour |
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 Otherwise: Turkey with, against and for the Arab World |
馬曉霖 |
“阿拉伯之春”以來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國家關系 |
鄒志強 |
土耳其的中東地緣三角戰(zhàn)略:內(nèi)涵、動力及影響 |
蔣真 |
1979年以來伊朗與土耳其關系探析 |
包澄章 |
土耳其—卡塔爾聯(lián)盟與變動中的中東安全格局 |
王新剛 |
奧斯曼帝國遺產(chǎn)與中東民族國家構建的幾點認識 |
嚴天欽 |
土耳其在“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上的地位和作用 |
胡耀輝 |
土耳其與黎巴嫩關系初探 |
宋瑞琛 |
庫爾德人武裝斗爭的時局誘因及其對當前問題的啟示 |
14:10 - 16:10 |
主 旨 發(fā) 言 |
李琪 (主持) 15分鐘/人 |
郭長剛 |
土耳其的不確定性 |
William Henrry Park |
TURKEY; THE SECURITY POLICY OF A‘LONELY’ STATE |
周戎 |
土耳其與一帶一路 |
魏敏 |
“埃爾多安經(jīng)濟學”和總統(tǒng)制下土耳其經(jīng)濟政策走向 |
王新剛 (主持) 15分鐘/人 |
李紹先 |
土耳其在敘利亞國家未來走向中的作用 |
Huseyin Yilmaz |
China in Ottoman Imagination |
王泰 |
家國情懷與個人恩怨:19世紀埃及與奧斯曼關系的歷史考察 |
何志龍 |
1974年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及其與美蘇互動關系 |
16:10 - 16:20 |
討論時間 |
16:30 - 17:30 |
閉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