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級黨委(黨總支)、各學院(學部、研究院、中心),各黨政職能部門,各直屬單位,各附屬單位:
經2022年11月2日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我校2022年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于11月2日開始?,F就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評審系列和范圍
1.教師(含思政教師)系列:教授、副教授、講師
2.科學研究系列: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3.黨務行政管理系列: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4.圖書資料系列:副研究館員、館員
5.實驗系列:高級實驗師、實驗師
6.工程系列:工程師
7.出版編輯系列:副編審
8.中小教系列:高級教師、一級教師
同時,對以下未獲得審批權或考評結合的各專業(yè)技術職務系列,進行評審推薦工作:
1.科學研究系列:研究員
2.圖書資料系列:研究館員
3.出版編輯系列:編審
4.工程系列:正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5.會計審計系列:正高級會(審)計師、高級會(審)計師
6.衛(wèi)生系列:主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副主任藥師
7.中小教系列:正高級教師
另,學校繼續(xù)自主評審(聘任)正高級實驗師專業(yè)技術職務。
二、評審依據
(一)評聘文件
1.《陜西師范大學專業(yè)技術職務(教師)評聘工作辦法(修訂)》(陜師校發(fā)〔2016〕55號,以下簡稱《評聘辦法》);
2.《陜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務任職條件》(陜師校發(fā)〔2020〕18號);
3.《陜西師范大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職務任職條件》(陜師校發(fā)〔2020〕19號);
4.《陜西師范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任職條件》(陜師校發(fā)〔2020〕98號);
5.《關于在人才考核評價相關領域規(guī)范SCI論文指標使用的若干規(guī)定》(陜師校發(fā)〔2020〕91號);
6.《陜西師范大學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暫行辦法》(陜師校發(fā)〔2006〕16號)中關于圖書資料系列、工程實驗系列、會計審計系列、醫(yī)療衛(wèi)生系列的職務任職條件;
7.《關于印發(fā)<陜西師范大學正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暫行辦法> <陜西師范大學正高級實驗師任職資格評審暫行辦法>的通知》(師人〔2013〕10號);
8.《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編輯人員職務任職條件及量化辦法(修訂)》(陜師校發(fā)〔2014〕106號);
9.《陜西師范大學黨務行政管理研究系列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條件(修訂)》(陜師校發(fā)〔2020〕104號);
10.《陜西師范大學下放副教授(副研究員)及其以下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工作暫行辦法》(師人〔2015〕259號);
11.《<陜西師范大學專業(yè)技術職務(教師)評聘工作辦法(修訂)>補充規(guī)定》(師人〔2017〕103號);
12.《關于修訂<陜西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相關規(guī)定>的通知》(陜人社函〔2018〕1001號);
13. 《關于開展2020年全省審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陜人社函〔2020〕358號);
14.《關于開展2021年度全省會計系列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陜人社函〔2021〕354號)。
(二)相關要求
1.任職年限要求:符合所申報系列要求的任職年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學歷學位及參評成果要求:符合所申報系列要求的學歷學位及教學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10月31日);取消“擬晉升副高的,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擬晉升正高的195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者,應具有博士學位”的條件限制。
3.實踐經歷要求:符合所申報系列要求的實踐經歷時間(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取消留學經歷要求,不將出國(境)學習經歷作為限制性條件。
4.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推薦評審人員須符合陜西省職稱評審文件中關于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具體要求。
5.2021年申報晉升教授職務未通過評審人員和2020、2021連續(xù)2年外審未通過人員,本次必須有新增高質量代表性成果方可申報。
6.對于聘期考核不合格人員,自確定考核結果起兩年內不得申請晉升專業(yè)技術職務。
三、評審對象
(一)符合評審條件的我校在職人員(不含申請認定初、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人員)。
(二)對于擬晉升高級職務的教師,對學校建設和發(fā)展做出重大或特殊貢獻,或工作業(yè)績產生顯著的社會影響或經濟效益的,經校長提名,視為符合申報資格要求。
(三)擬申報晉升各級各類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取消申報資格:
1.申報當年有《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教社科〔2009〕3號)或《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教育部令第40號)所列學術不端行為之一者,或有違反《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人〔2011〕11號)《新時代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教師〔2018〕16號)者,或有《陜西師范大學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試行)》(陜師黨發(fā)〔2019〕56號)“師德負面清單”所列情形之一者;
2.任現職期間,有《評聘辦法》第五章第十九條所列情況之一,仍在規(guī)定延遲申報期間者。
四、評審方式
Ⅰ類:對于馬克思主義學科、世界一流學科、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部、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心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師系列、科研系列高級職務由各單位自主開展評審,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認定。
Ⅱ類:對于教師系列、科研系列具有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者合計比例超過本單位教學科研人員總數25%的教學科研單位,繼續(xù)實施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改革。
Ⅲ類:對于其他單位教師系列、科研系列、思政系列副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由各有關單位自主開展評審,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認定。
Ⅳ類:對于教師系列、科研系列、思政系列和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含中小教系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由各單位自主評審,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備案。
Ⅴ類:其他擬晉升高一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含教師教育學科擬晉升高級職務人員)均按學校正常評審程序進行。
五、評審程序
2022年學校繼續(xù)采用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開展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具體評審程序如下:
(一)個人申報
凡符合《評聘辦法》等評聘文件所規(guī)定的學歷學位、任職年限等資格的人員,首先根據文件規(guī)定的各系列職務任職條件進行自評,在自評的基礎上決定是否申報。
申報人應及時更新和完善“一網通辦”中的基本信息、教學信息和科研信息等內容,并提交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審核(擬更新和完善信息者須提供有關原件),經審核通過后的信息方可填報至個人職稱評審系統(tǒng)中。信息審核過程中如有問題,可與相關職能部門聯(lián)系:
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審核學歷學位、工作經歷、任職年限、業(yè)務獲獎等基本條件;
黨委學生工作部審核青年教師擔任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經歷;
教務處、教師教育處和研究生院審核教學項目、教學成果、教學獲獎及工作量等信息;
科學技術處和社會科學處審核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及科研獲獎信息,對于由校內相關職能部門組織申報的其他各類項目、成果、獲獎由組織申報部門審核;
黨委校長辦公室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審核文件、規(guī)劃、報告等,學科建設與發(fā)展規(guī)劃處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審核調研報告及應用效果;
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對上述內容之外的其他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審核(不認定等級);
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網絡與信息安全辦公室)負責維護職稱系統(tǒng)與校內人事系統(tǒng)、科技系統(tǒng)、社科系統(tǒng)間的數據對接等,確保評審期間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
個人信息的更新和完善方式詳見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填報說明。
擬申報人員通過學校主頁訪問“一網通辦”,登錄地址:https://ywtbpt.snnu.edu.cn/(用戶名為工號,密碼與校園網上網密碼相同,若忘記密碼,可通過忘記密碼功能找回,或聯(lián)系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更改。中小教系列非在編擬申報人員用戶名和密碼由學校統(tǒng)一分配),通過“職稱評審”模塊填報并提交《評審表》。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評審效率,學校開發(fā)了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系統(tǒng)移動端(二維碼如下),擬申報人員也可直接用微信掃碼登錄系統(tǒng)填報。
![](/__local/3/0A/CB/5FA68A11ADE86A779734C711EE0_9B463ABA_2600.png)
(二)所在單位初審及量化評估
高校教師及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擬申報晉升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在職稱評審系統(tǒng)中提交《評審表》后,各單位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職稱評審-單位初審量化評估”對申報人員信息進行審核(思政系列教師由陜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負責);按照《評聘辦法》等職務評聘文件相關規(guī)定對申報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教育教學、科研等逐項評估打分,將評估結果、教研室意見和單位意見等錄入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的申報人員《量化積分表》中;將初審通過人員名單、《量化積分表》等材料在本單位公示三天,公示無異議后,在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提交通過。
中小教系列擬申報晉升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在職稱評審系統(tǒng)提交《評審表》后,所在單位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領導小組在職稱評審系統(tǒng)中按《關于修訂<陜西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相關規(guī)定>的通知》對申報人申報資格進行審核,將初審通過人員名單、《評審表》等材料在本單位公示三天,公示無異議后,在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提交通過。
(三)代表性成果送審
1.送審材料及要求
個人申報階段,所有教師系列(含科研系列、思政系列)、中小教系列擬申報晉升副高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和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不含中小教系列)擬申報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在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提交3項代表性成果(PDF格式;采用同行專家評議方式送審的材料實名即可,采用匿名盲評方式送審的材料須做匿名處理)。
2.送審組織方式
按Ⅰ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代表性成果送審事宜由各單位自主安排,其中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人員采用同行專家評議方式送審材料,擬晉升副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人員采用匿名盲評方式送審材料,送審均實行一審終審。
按Ⅱ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代表性成果送審事宜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負責統(tǒng)一安排,采用同行專家評議方式送審材料,送審實行一審終審。
按Ⅲ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和按V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中小教系列擬申報晉升高級職務人員代表性成果送審事宜由各單位自主安排,采用匿名盲評方式送審材料,送審實行一審終審。
按V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教師系列(含科研系列、思政系列)擬申報晉升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和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不含中小教系列)擬申報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送審事宜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負責統(tǒng)一安排,采用匿名盲評方式送審材料,送審實行一審終審。
3.評議結果認定及使用
同行專家評議: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分送省外不同高水平院?;蚩蒲袡C構的9名正高級專家,允許被評人事先提出申請回避的同行評閱人名單(不超過3名)。同行專家評議結果分為“完全達到”、“基本達到”和“尚未達到”,所賦分值分別為3分、1分和0分。評議結果的認定及使用辦法如下:評議結果總分達到21分及以上者,上報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審核確定;否則,不再提交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研究。
匿名盲評: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分送省外不同高水平院校或科研機構的7名正高級專家,擬晉升副高人員的代表性成果分送省外不同高水平院?;蚩蒲袡C構的5名正高級專家,允許被評人事先提出申請回避的同行評閱人名單(不超過3名)。代表性成果送審評議結果分為“完全達到”、“基本達到”和“尚未達到”,所賦分值分別為3分、1分和0分。代表性成果送審評議結果的認定及使用辦法如下: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送審評議結果總分達到14分及以上者視為專家評審通過;否則,視為專家評審未通過,終止評審。擬晉升副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送審評議結果總分達到9分及以上者視為專家評審通過;否則,視為專家評審未通過,終止評審。中小教系列參照執(zhí)行,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代表性成果分送校外不同學?;驒C構的7名正高級專家,擬晉升副高人員的代表性成果分送校外不同學?;驒C構的5名高級專家。
(四)學??己?/span>
黨委教師工作部負責對所有申報晉升高一級職務的人員進行師德師風鑒定,著重考核思想政治表現、教書育人成效、為人師表示范、履職盡責情況等,對師德師風鑒定不通過者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其參評資格。
教務處負責對所有申報晉升教師系列(含科研系列、思政系列)高級職務的人員進行教學考核評估,著重考核課堂教學質量、水平和效果,對教學考核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其參評資格。
黨委學生工作部會同人力資源部負責對申報晉升職務的思政教師進行工作考核測評,考核測評內容包括服務對象、所在單位、校內主管部門對其工作的滿意度(考核結果須清晰明確,并按擬晉升專業(yè)技術職務分類排序),不合格者取消參評資格。
學校相關部門會同各有關單位負責對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進行工作考核測評。各單位負責對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擬晉升副高級和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進行工作考核測評,工作考核測評均須填寫《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擬晉升高一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工作考核測評表》??己藴y評內容包括服務對象、所在單位、校內主管部門對其工作的滿意度(考核結果須清晰明確,并按擬晉升專業(yè)技術職務分類排序),不合格者取消參評資格。
上述考核結果分別在相關單位主頁公示三天,公示無異議后,各相關職能部門和申報人所在單位分別將有關人員的考核評估結果通過“一網通辦”的“職稱評審管理”錄入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所有考核評估結果均作為評審的重要參考。
(五)材料復核
按Ⅱ類和V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在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對各單位提交的初審通過人員的《評審表》和《量化積分表》逐一進行復核;按Ⅰ類、Ⅲ類和Ⅳ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進行抽查。復核和抽查結果在學校主頁公示三天。
(六)學科評議組評審推薦
1.評審組織方式
按Ⅱ類和V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將復核合格人員的名單反饋至各學科評議組進行在線評審推薦;各學科評議組評審推薦結束后,將評審結果錄入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提交至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學科評議組評審結果在學校主頁公示三天。
按Ⅰ類、Ⅲ類和IV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的人員,由申報人所在單位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學科評議組或按程序委托相關單位學科評議組評審推薦,并將評審結果錄入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提交至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擬晉升高級職務的學科評議組評審結果在學校主頁公示三天,擬晉升中級職務的在本單位主頁公示三天。
2.述職答辯要求
所有擬申報晉升高一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均須參加學科評議組述職答辯,具體要求如下:述職答辯統(tǒng)一使用PPT;述職答辯時間為10—12分鐘(申報晉升正高職務者述職7分鐘、答辯5分鐘,申報晉升副高及以下職務者述職5分鐘、答辯5分鐘);允許其他人員在述職答辯過程中旁聽。
(七)同行專家評議
按Ⅱ類評審方式進行評審且通過學科評議組評審的人員,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將其代表性成果、《評審表》等相關材料送9名同行專家進行學術評議,鑒定申報人學術成果的真實性及有無學術不端行為,同時對其學術水平作出評價。申報人如有弄虛作假或其它學術不端行為,取消其參評資格。教育學部、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心理學院、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師系列、科研系列擬晉升正高級職務的人員同行評議工作由各單位按要求組織。
(八)評審委員會評審
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對學科評議組評審結果和同行專家評議結果進行匯總后,提交各系列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
(九)公示評審結果
評審結束后,評審結果及擬晉升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人員的業(yè)績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在學校主頁公示七天。
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日程安排見附件1。
六、申報材料要求
(一)申報人須認真填寫本人任現職以來的思想政治表現、教學科研和服務工作等情況,論文、專著必須已公開發(fā)表或出版。
(二)填報材料要求
擬申報人員一律通過“一網通辦”的“職稱評審”模塊填報材料并提交。高校教師系列(含科研系列、思政系列)中,申報破格(評退)評審的,在“申報類別”中選擇“破格(評退)”選項;根據所屬學科填寫“申報學科組”(學科教學論教師屬教師教育學科組,思政系列教師屬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組,黨務行政人員選擇黨務行政管理學科組),所屬學科應具體到二級學科。
(三)工作服務年限要求
對各系列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通過人員實行任職后的工作服務期限制度,約定在校最低服務期為5年。
七、評審工作注意事項
(一)高度重視,加強政策學習和宣傳。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是人才和隊伍建設的“指揮棒”,事關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和廣大教職工切身利益,政策性和節(jié)奏性強,耗時長且輻射面廣。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評審工作所涉及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評聘辦法》等職務評聘文件和《安排意見》,精準把握政策。各單位負責人務必要將評審工作的要求和學校職稱評審工作的改革方向及時傳達給單位教職工,引導教職工做好自身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評審工作。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專業(yè)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的領導,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相關組織機構(包括本單位職務評聘工作領導小組、資格審查小組和職務評聘工作監(jiān)督委員會等)。對于評審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交換意見,尤其對評審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和突發(fā)狀況單位要與校評聘辦及時溝通,研究解決。各二級黨委(黨總支)和直屬黨支部要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工作和評審監(jiān)督工作,要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校園安全和評審專家、參評教職工、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評聘辦法》和《安排意見》要求依規(guī)依據開展評審工作,結合日程安排和工作實際有序推進。要安排專人負責審核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中申報人員填報的相關信息,在登錄“一網通辦”或數據錄入、提交過程中,如有技術性問題,請向校評聘辦或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咨詢(電話:85310558)。
(三)從嚴把關,規(guī)范評審工作程序。在評審過程中,各單位要嚴把審核關、評審關、公示關,要按條件審核參評人員資格,按程序公示參評人員材料,同時要處理好材料公示期間所反映的問題。各自主評審單位要高標準制定評審條件、遴選專家、組建評審委員會,報學校同意后按程序組織評審。學校將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監(jiān)管力度,按一定比例開展抽查,如發(fā)現有走過場、搞形式的現象,將按照學校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四)加強監(jiān)督,嚴格評審工作紀律。凡參與評審工作的人員,均須嚴格遵守評審工作紀律,切忌無中生有、打聽或散布消息以及其他泄露評審工作信息的行為,如有發(fā)現,學校將嚴肅處理當事人。凡參與評審工作的各級評委,均須嚴格遵守評審紀律,堅決杜絕為他人拉票、投人情票、有意抬高或貶低他人學術水平和泄漏評審信息等不道德行為,如發(fā)現此類問題,將取消其評委資格,列入“黑名單”。
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全程接受全校師生監(jiān)督。評審期間,如有異議,請師生以實名方式通過電話、郵件或來訪向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反映(電話:85310357,郵箱:pingpinban@snnu.edu.cn),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分類別提交學校學術委員會或紀委監(jiān)察部門進行調查和審議。對于違反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規(guī)定、有重大失誤者,經審核屬實,由學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提交學校會議研究通過后,根據情節(jié)按規(guī)定嚴肅處理。
陜西師范大學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辦公室
2022年11月3日